油莎豆簡介
油莎豆又名虎堅果、地下板栗、糖根果等,是莎草科,莎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油莎豆原產非洲,現分布于非洲、歐洲、亞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許多國家都有栽培和種植。
油莎豆20世紀50年代開始引入我國種植,60年代曾大規模發展。油莎豆性喜溫暖濕潤氣候,適應性廣、根系發達、分蘗再生力和抗逆性較強;油莎豆耐旱、耐澇、耐貧瘠,且耐鹽堿,在沙質等低、中、高肥力的土地上均可種植,但從高產栽培和便于收獲角度出發,最適宜在沙壤土種植。除高寒地區外,全國各地均可種植,南方地區除水田種植較難收獲外,荒灘坡地、旱地菜園、中幼齡果園、房前屋后都可以間作套種。
油莎豆除榨油外,也可加工成食品出售,可生食、炒食、油炸,味道香甜。榨過油的餅粕可加工成糕點,制醬油和醋,也可提取優質淀粉、糖、砭纖維素和釀酒。榨過油的餅粕經分解發酵等流程,100千克餅粕可提取優質淀粉30千克,熬糖30-34千克,還可釀造40-50度白酒14-16千克,余下的粉渣還是很好的精飼料。葉子細長有韌性,是編織手工藝品的理想原料。
油莎豆抗逆性強,一般不發病,可套種在蘋果、梨樹、柑桔園里,凡能種花生的土壤都能種油莎豆,但更適合沙性土壤種植。春茬3-4月中旬播種,夏茬5~6月初播種,北方麥收后可種植。開穴點播,每穴2-3粒,播種前用35℃溫水浸種3天,每天換水一次。苗期注意除草,畝用尿素10千克、鉀肥5千克追肥,管理與收獲跟花生基本相同。
油莎豆為莎草科一年生植物,是我國農業科研部門前幾年從前蘇聯引進的一種優質、高產和綜合利用前景廣闊的集糧、油、牧、飼于一體的經濟作物。畝產可達1噸。
油莎豆的成份
油莎豆具有全能堅果、生命之果的美譽。它是高鈣、高硒植物,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糖類、淀粉、蛋白質中含有17種氨基酸,富含鈣、鐵、鋅、硒、維生素E、維生素D3、維生素B1.B2、B6等多種人體所需營養成份,其含油量為20%,被美國航天局等官方機構譽為“本世紀最偉大的食品”。
油莎豆的八種神奇功效
(一)油莎豆營養成分與奶類似,口感獨特,清爽,清涼。被美國人稱為人類震撼的飲料。
(二)高鎂含量有助預防心肌壞死、心肌梗塞、動脈硬化、心血管病、胃腫瘤、關節炎、胃結石、白血病、糖尿病、白內障、器官衰老癥,骨變形等出現。
(三)高錳含量對預防骨質蔬松,調節胰島素的生成和釋放以及防治各種環境危害所致的細胞和組織損害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四)它含有比橄欖油更高的亞油酸和亞麻酸,且不含膽固醇,能幫助減少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預防三高疾病。
(五)能量價值非常高,含最基本氨基酸物質精氨酸,完全適合兒童及運動人群。
(六)低鈉,不含咖啡因使它適合高血壓者,推薦用于預防動脈硬化和腎功能不全者。
(七)由于它含可溶性纖維,氨基酸和淀粉而有很好消化的特點。可使其作為一種排便和腸道疾病預防調節的作用,如便秘、腸道腫瘤等。
(八)由于含大量水分,是很好利尿劑。它不含乳蛋白,乳糖、果聚糖它是不加糖的飲料,糖尿病人可用。
油莎豆產品的廣泛適宜人群
男性:獨有的油脂酸與精氨酸幫助減少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脂肪肝等疾病。
女性:豐富的可溶性纖維與碳水化合物促進腸道活動實現排毒養顏功效。
兒童:高能量物質與鐵鋅等多種微量元素幫助提高兒童消化能力促進生長發育。